今年4月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开发区建设推进会,向社会、向广大干部群众做出再宣誓、再宣言、再承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一段时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抓招商引资、抓技改投入、抓政策落地、抓营商环境,把力量集中到加快工业发展上,把行动落实到推进项目上来,推动工业经济再提速。
近年来,围绕“一业一策”,我市针对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漳州市关于做大做强食品产业发展的八条措施》《漳州市扶持钟表产业转型升级的八条措施》等政策进行精准扶持。漳州制定出台《漳州市新一轮促进工业和信息化龙头企业改造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培育扶持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的通知》等惠企政策,对工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等给予相关优惠政策,迅速提升优势产业整体竞争力。
得益于政策扶持精准到位,漳州先后夺得“中国食品名城”“中国钟表名城”“中国门机之都”等“国字头”称号。目前,全市食品、机械装备产业产值规模均已达到千亿级。
芗城区三宝集团钢水出炉。该集团去年为全市纳税超十亿元,去年投建的耐腐蚀热轧卷板生产线直接填补了我省的产业空白。本报记者 游斐渊 摄
1-3月,我市新备案外资项目注册合同25.5亿元,增长223.3%;实际利用外资12.1亿元,增长13.3%,增幅高全省7个百分点,完成序时进度25.7%。其中,第二产业到资比重走高。一季度新备案第二产业项目合同外资19.4亿元,同比增长179.5%;实际到资12.06亿元,占比99.3%。
我市强化“一把手”抓重大项目和带头小分队招商。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台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洽谈对接有关项目。一季度,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外出招商活动共35次,签约“三维”项目70个、总投资180亿元以上,其中包括三宝冷轧硅钢、漳州闽光、果宝食品和中科智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工业项目。⊙本报记者 李润 通讯员 钟志伟
长泰大通互惠利用机械化手臂管理车床。公司生产的阀门填补了国内超低温阀门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超低温阀门技术垄断。(资料图片)
今年1-3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预计完成132.8亿元,增速超3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我市工业正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链条化方向加速发展。
为了能加快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产能扩张,我市积极组织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技改项目,并着力推荐市技改项目纳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储备库。今年,全市已有63个项目被列入省级第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达137.8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5.98亿元。截至3月底,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市级重点技改项目达318个,总投资逾834亿元,其中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额达216.06亿元。⊙本报记者 蔡柳楠
4月17日,云霄县委党校把科级干部培训搬到工业企业“互惠光电”车间,让干部学员零距离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云霄县充分挖掘资源,全方面讲好工业故事,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营造浓厚氛围。周银水 摄
今年来,进入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所有事项办理时限由平均38.5个工作日压缩到9.5个工作日,即办件数量占总办件量的84.11%,承诺件审批环节压缩到3个以内,办理时限均控制在法定时限的50%以内。其中,工业项目工程规划许可从法定30个工作日缩短为即办,食品类工业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从法定90个工作日改为当日办结。市本级开办企业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市级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60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月以内。
得益于良好的服务环境,今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良好势头。截至4月17日,我市新增工业企业448户、注册资本合计51.5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9%和39.9%。
近日,芗城区金峰经济开发区组织首批挂职干部走访辖区四家高新技术企业,熟悉掌握开发区入驻企业、产业布局、周边配套等情况,并就企业的研发技术、转型升级、用工现状、政企共赢等内容与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以更好地融入全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浓厚氛围,加快推进全区工业发展和开发区建设。郑文典 摄
开发区是企业集中、产业集中、要素集中、土地集约的重要平台。“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开发区最有条件、最有潜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工业发展、开发区建设推进会的要求,着力把各级各类开发区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开发区创新发展,打造产业集聚洼地,强化经济增长引擎。
设立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市共建成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10个、市县级7个,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为全市工业经济作出巨大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日前召开的全市工业发展、开发区建设推进会指出,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开发区经济总量偏小,产出效益偏低,综合配套水平不足,开发区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抓开发区建设是“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主要路径,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的迫切需要,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定不移壮大开发区实力,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为拉动经济的强劲引擎。
壮大开发区实力,创新体制机制是第一动力。习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开发区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下足了功夫,然而,管理、运营、审批等体制机制不顺不畅的束缚依然存在,创新发展还面临着壁垒和障碍。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要以斗争精神大胆改革突破,进一步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让创新创业创造的活水充分涌流。要按照精简高效原则,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更多市级管理和审批权限,赋予开发区更多自主权,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推进“区地合一”,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壮大开发区实力,产业优化提升是根本途径。按照习为新福建建设擘画的宏伟蓝图,“机制活”“产业优”缺一不可。开发区要创新发展,产业是基础是关键。产业不能是均匀分布的,不能“捡到篮里的都是菜”。当前,我市一些开发区产业集群化程度不足,企业多而不强,大而不强。我们要把各地的优势和潜力研究透,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通过强化产业链条、腾笼换鸟等措施,打造有产业特色、有合理分工、有发展张力、有效益潜力的产业园区。要始终坚持高质量要求,严把投资强度、税收强度、环保节能等准入指标,在项目招引上主动出击、广泛对接,因地制宜引进体量大、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带动产业集聚、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产业竞争力。
壮大开发区实力,整合资源要素是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开发区内外的政策差异逐步缩小,传统优势正在发生改变。从资源要素看,我市开发区也普遍面临土地、资金、人才、生态等瓶颈的制约。在国家对土地、环保的控制越来越严的情况下,项目用地与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们要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通过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提升各类资源要素配置水平,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的“强磁场”。要倍加珍惜土地这一最核心的资源,大力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对闲置、低效用地等资源要素,通过整合、置换、嫁接和重组改造等方式,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投入和产出水平。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大发展需要大作为。壮大开发区实力,各地工作难易程度有别,但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我们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为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做出更大贡献。
4月17日,由国家科技部、意大利教育大学与科研部联合主办的“2018-2019中意创新创业大赛暨最佳项目路演”漳州站活动在漳州开发区举行。这是今年最佳项目路演活动中国地区首站,15个来自意大利数字经济与设计创意和智能装备领域的路演项目进行了精彩展示。
据悉,中意创新创业大赛及最佳项目路演是中意两国重要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今年为第二届。大赛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装备、先进生产、大健康、可持续与绿色创新六个领域,预计2019年将有90余个项目来华进行分领域决赛及总决赛。该活动旨在搭建中意两国初创企业、创新孵化器、加速器和投资机构等的对接平台,将前往杭州、深圳、珠海、苏州等地。漳州站活动由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意大利科学城、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坎帕尼亚新钢铁孵化器公司、泰智会产业加速器承办。
漳州站路演活动在漳州开发区厦门湾科技金融广场举行,厦门湾科技金融联盟、招商启航、福建产投、漳州产投等30多家机构参与活动。这次活动不仅给当地其他企业带来了引入和对接国际创新技术的机会,也让大家了解到很多意大利企业的创意思路和商业模式。
近日,在大通互惠的智能制造车间中,六轴机械手正在轨道上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进行一批来自国外订单的生产。去年以来,鉴于企业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稳定精细的生产质量,该企业的产品不断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公司达成合作,其中与墨西哥某石油公司便达成了价值2亿美元的三年合作协议。
在国际上,大通互惠是第三家掌握超低温球阀生产核心技术的厂家,此前只有美国和西班牙的两家公司能够生产。该公司董事长蔡天志说:“我们卖的不是铁疙瘩,而是技术,它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在零下196℃人不能到达的地方正常运作,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该阀门填补了国内超低温阀门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超低温阀门技术垄断。
钢材经过这个企业的加工生产后,能够卖出黄金的价格,堪称“点铁成金”,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人才的驱动作用。大通互惠集团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打造集高科技、智能化为一体的高端阀门制造企业为目标,不断吸纳人才、进行科研。
去年6月,在长泰县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清华大学“柳百成院士专家工作站”顺利落户大通互惠集团有限公司,柳百成院士拥有中国“铸造之父”的称号,该院士工作站的落户为大通互惠持续性的科研创新、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了非常优质的平台。
校企联动是多年来该公司一直寻找的招才引智途径。“这个工作站来之不易,是在长泰各个部门特别是科技局和组织部的支持和推动下才顺利实现的。蔡天志说,此前该公司与兰州理工大学的合作也同样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达成。
为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牵线年开始,长泰县科技局着手研发出一套产学研合作管理系统,含企业技术需求库、人才需求库、高校专家信息库等9个数据库,以实现“面”上“打基础”+“线”上“建渠道”+“点”上“抓对接”。
“目前该系统已采集了80多家企业200多项技术需求,有200多位与长泰企业有关联的或我们有去拜访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信息。”长泰科技局局长叶文生介绍说,“如果企业有需求,我们就在系统里寻找,帮助企业快速对接相关的专家教授。”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李磊就是长泰科技局帮助企业成功对接的专家之一,从四年前叶文生到厦大登门拜访至今,李磊已经与长泰五家企业建立了对接,每个月至少到长泰一两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
“我们有很强的实用背景,很多企业也有对应的需求,但是我们双方平时也很难有渠道对接上,通过政府部门富有公信力的连接,我们也能够让有用的科技成果落地生根,是非常好的模式。”李磊教授感慨地说。
一边是对新技术新项目嗷嗷待哺的民营企业,一边是手握新技术新项目又不知找谁合作的高校科研机构,长泰科技局成为对接二者的桥梁纽带,如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30家高校科研院所在长泰“安营扎寨”,呈现“小县大科技”的创新格局。
据统计,2018年,长泰县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量接近10亿元,位居全市首位,研发投入占GDP3.1%;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1件,同样位居全市首位。全县258家企业中,共有3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虽然只占规模工业企业的14%,但工业税收贡献已超过50%。
4月17日,笔者在金龙汽车龙海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现场看到,几十台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来回穿梭作业,加紧建设考斯特总装车间厂房。
据悉,该项目是福建省百个“重中之重”重点项目,是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基础设施联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省级重点项目之一。项目规划用地规模5600多亩,总投资约120亿元,分为节能与新能源客车整车制造区、核心零部件区和生活配套区三部分,规划年产3万辆节能与新能源大中型客车、1万辆考斯特和10万辆轻型客车。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9.8亿元,2019年度力争完成投资12.5亿元。作为福建汽车工业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产值将达到350亿元,税收可达25亿元,不仅将补齐福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短板,也将进一步夯实龙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该项目布局以新能源客车及相关核心配套件为主,采用新能源专线生产,生产设备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将成为全国最先进的客车生产基地。其引进新能源“三电”系统、动力总成、底盘等核心企业,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目前已有协能电池、格拉默汽车座椅、新加坡丰树集团等项目或落地、或签约,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为配合汽车产业建设发展,龙海在“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上全面发力,以现有的金龙汽车、正新橡胶等为龙头,将片区整体规划成为汽车产业园,并加速与浮宫创业园等片区串联,以完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带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加速形成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