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号线是武汉首条全自动驾驶线路,列车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FAO系统,可实现目前世界上最高级别(GoA4)的自动运行,代表了目前国内先进智能列车工业化、信息化、智慧化的高水平,也是武汉轨道交通行业一个新的飞跃。
全自动列车没有了传统的列车驾驶室,采用了客室一体化设计,极大提升了乘客乘坐体验,乘客在列车车头,可以通过玻璃窗一览地铁隧道内的全景,体验列车全速前进的速度感。
可与目前所有过长江地铁线号线工程线号线南起黄家湖中医药大学,途经烽胜路、白沙洲大道、复兴路、司门口、昙华林、武昌滨江商务区、杨园、和平公园、红钢城、武钢片区至武汉火车站东广场,全长35.1公里,共设站25座(包括21座地下站、4座高架站),其中有特色站11座。
5号线建成通车后,可与目前所有过长江地铁线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布设在长江沿岸的重要客运交通走廊上,位于长江以南,是青山区的首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后将实现武汉主城区地铁全覆盖。同时,将有效缓解武昌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改善青山区的交通条件,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架构,提高已建路网的联通水平,同时有利于沿线老城区加速升级改造、沿线待开发地区加快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区布局功能。
一走进5号线武钢站,“工业风”扑面而来。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有60多年积淀的底蕴,武钢站以“光辉岁月”为设计主题。
各种钢铁元素、管道阀门造型打造出一个极具工业化风采的站厅。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站厅设计整体以工业风格来烘托,墙面选用高强纤维水泥板干挂,地面采用白麻石材,栏杆也是采用钢铁元素定制而成。吊顶采用钢结构包裹风管的形式,钢结构与站点周围环境、工业相契合,柱面采用磨砂不锈钢造型,局部搭配工业管道气压阀门的造型,着力打造一个工业化的站厅风采。
武钢站的吊灯非常具有特色,采用定制的工业造型灯具进行主照明。武钢站艺术墙主题名为《钢的诗》,将武钢现代文学作品结合现代艺术浮雕创作,带人们重新发现武钢“诗性之美”,展示如钢铁般意志的武钢精神。字里行间洞察到生长在武钢人骨子里浪漫情怀与对武钢的真挚情感。一刚一柔,谱写了一首专属于钢城人的“岁月赞歌”。
各种钢铁元素、管道阀门造型打造出一个极具工业化风采的站厅。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在青山,顺着建设八路向南走去,有一片红砖红瓦结构的红房子,俯瞰犹如一个大大的“红双喜”字,这就是武钢最早的家属区,著名的“红房子”,人们爱称“红钢城”。
钢铁、“红房子”红砖、工矿灯等元素打造出怀旧的岁月感。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5号线红钢城站以“红城岁月”为主题,从红钢城的原始风貌入手,站内顶面提取钢铁元素与现代材质的有机结合,采用坡屋顶等富有特色的形态,运用工字钢结合铁艺的形式,强调标准化、模数化,在车站顶面形成整洁有序的造型形态。
车站立柱提取“红房子”红砖元素,采用仿红砖质感的高强纤维板进行仿制,墙面还原老建筑形态,上下采用红色仿制砖,中间区域采用灰色的高强纤维水泥板,以打造怀旧的老武汉岁月感。车站照明灯具设计结合了极富工业元素的工矿灯,旨在将地铁空间融入周边环境,凸显老武汉的街景特色。
红钢城站共有A、B、C、D出入口,沿和平大道两侧敷设,其中D口距离青山公园最近。
5号线和平公园站,位于青山区冶金大道、工业路与和平大道交会处,旁边就是一座具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公园——和平公园。
和平公园站通过生机勃勃的树木形态打造一个生态化的地下树林。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和平公园站以“万木葱茏”为设计主题,设计提取公园中的苍穹大树为设计元素,以“生态、阳光”为主题思想,通过生机勃勃的树木形态,取其意境,将这种舒展开的形体艺术化处理,打造一个生态化的“地下树林”。车站顶面用冲孔铝板展现了枝叶造型,并很好结合了功能性需要,灯具、天花、柱体、一体化的新装修形式展现出车站生态、活力、创新的设计意图。
和平公园站艺术墙主题名为《童趣》,采用温润、柔美质感的100多万颗石材马赛克镶嵌成一幅具有水墨意境的优美画卷。选取自由飞翔的和平鸽、童年时期的“折纸鸽”、欢快玩耍的儿童为画面主要元素。艺术墙运用天然石材的纹理拼接出生长茂密的树林,描绘出新时代背景下孩子们在舒适安宁的生活环境中犹如树苗般茁壮成长,在美好的和平年代快乐地朝着希望与未来奔跑的美好愿景。